编辑“
积极分裂理论
”(章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
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第二层:单层次分裂=== 第二层的特色在它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单层次分裂。这一层次的明显的特点在于突如其来的、简短的、常常非常强烈的[[危机]],或是一连串的危机。危机是不请自来的,只发生在一个层次(往往只在一个方面)发生。这些危机给人以看似不同的选择,实际上那些选择还是在当前层次。 单层次分裂在人发育出现危机时出现,例如在青春期、更年期;此时有些外部事件让人感到压力很大,难以处理,或是人出现「感到紧张」「心理性精神病」等心理学/精神病学症状,单层次分裂的过程发生在单一的结构/感情层次上,此时占主导地位的是自发的活力(dynamism),很少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ref>Dąbrowski 1964, p. 6</ref> 在同一层次上(平级)的冲突会导致多重趋向、多重价值的心理<!--爱很交织、举棋不定的心理-->。人受到有差异却又平级的各种选择的吸引(多重趋向),却又无法从中择一,因他此时并无真正的偏好(多重价值)。如果发展中的推动力足够强,人会被最终推向[[存在主义]]的危机:个人的社会理性不再能够解释他的个人经验,这时又没有其他解释来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主义]]的绝望是占主导地位的感情。当个人所选定的价值观开始替代出生之后不断操练、铭刻于身的社会习俗([[:en:Mores|social mores]])、被整合进人自身对价值的分层的时候,这一阶段才开始走向完结。这些新的价值往往会和人原先的社会价值冲突,那些在教育中、从社会秩序里学来的、对许多现存状态「缘何如此」的解释,在清醒的、个人化的考察之下,都解体了。这使得更多的冲突被聚焦了个人自由地分析他自身对世界的反应之上,放在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上。常理认可的行为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认可的伦理此时被视作不够的、错误的和伪善的。积极的人格失调占主导。对东布罗夫斯基来说,这些危机代表了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潜力。用积极的定义来说,心理健康反映得不仅仅是遵守社会秩序:它包含了个人认真地检验世界和他自身的价值观的过程,这才导致了个人人格的发展。 第二层是个过渡期。东布罗夫斯基说,你要么退回去(重新整合回到低层次),要么继续前进,要么在此负面收场——以自杀或者精神失常而告终。<ref>Dąbrowski 1964, p. 7</ref> 从第二层到第三层的过渡期包含着根本的转换,这需要的能量非同寻常。这个过渡期正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分歧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东布罗夫斯基所说的三种因素之间的争斗反映了该过渡时期的危机:「我该按照自己的直觉去行动呢(第一因素),还是按我受到的教导去行动呢(第二因素),还是按我自己的心去行动呢(第三因素)?」发展中的回答是把人低层次的本能(像愤怒这样的自动的反应)转变为积极的动机,以抵御社会潜移默化塞给我们的答案,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从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摘要:
请注意,您对Positive WiKi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
Positive WiKi:版权
的细节)。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