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绝望之井
”(章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
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绝望之井== 尽管哈洛本人坚持称其为“绝望之井”,但新的装置的正式名称是立式腔室设备。他最初想称其为“绝望地牢”,还使用了诸如“无助之井”和“孤独之井”之类的术语。记者黛博拉·布鲁姆称,他的同事们试图说服他不要使用这种术语,但哈洛认为一目了然的名字会更好些。[[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吉恩·萨克特(Gene Sackett)当时是哈洛的一名博士生,他说:“哈洛首先想称呼它为绝望的地牢。你能想象我们对此的反应吗?”<ref>Blum 1994, p. 95; Blum 2002, p. 219.</ref> 。 放在里面的大多数猴子都至少三个月大,并且已经与其他猴子建立了亲密关系。实验的重点是打破这些关系,以产生抑郁症的症状。房间是一个小的金属倒金字塔,侧面光滑,向下倾斜。猴子被放到了那个地方。上开口被网眼覆盖。猴子会在第一或第二天尝试从光滑的一侧爬上去。几天后,它们放弃了。哈洛写道:“大多数受试者通常会在仪器底部的一角采取蜷缩的姿势。在这一点上,可以假设它们的处境是毫无希望的。”<ref name="Blum1994/218">Blum 1994, p. 218.</ref>。 作家D. Bloom在她的《[[在公园里的爱情]]》一书中描述了实验的结果:“当它们回到充满活力的家庭时,它们似乎无法重新建立联系。他们超脱,对其他猴子毫无反应。猴子最终对动物抑郁症这一无可争议的模型做出了回应。他们看起来像是在寂寞地狱中死亡的动物。哈洛同时也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ref>Blum, Deborah (2002). [http://www.general-ebooks.com/read/176370341 Love at Goon Park: Harry Harlow and the Science of Affection]. Perseus Publishing.</ref>。 实验结束后,哈洛反复尝试通过各种形式来治疗遭受不同程度隔离的猴子。哈洛写道:“在我们的心理病理学研究中,我们可能成为试图产生异常的虐待狂。但今天,我们是精神科医生,试图实现正常和平衡。”。
摘要:
请注意,您对Positive WiKi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
Positive WiKi:版权
的细节)。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