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慣性收視
”(章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
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背景及近況== 1957年,香港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是以有線接駁,並須付費才可以看到。1967年,[[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啟播,是不用鋪線及付費,觀眾只要有一部電視機以及接收天線,便可收看無-{綫}-的節目,故迅速吸引大批觀眾,亦使電視娛樂迅速普及。因此'''大多數港人初次接觸的電視台''',並非香港首間電視台麗的,而是'''無-{綫}-'''。而且無-{綫}-啟播後,連麗的觀眾也持續過檔無-{綫}-,港人亦因此養成「看電視即是看無-{綫}-」的習慣。麗的映聲要到1973年才由有線接收轉為無線接收,轉型期間,還因當時技術所限,須停播1個月以作過渡,此空白期更進一步把觀眾推向無-{綫}-,包括麗的原有觀眾在內的廣大市民紛紛轉為收看無-{綫}-電視,甚至出現購買電視機的潮流。但麗的轉型後,收視仍然遠不及無-{綫}-。普遍分析認為,港人看電視只看無-{綫}-的慣性,無-{綫}-的慣性收視優勢,此時已形成,且已根深蒂固,維持至今。除此之外,由於無-{綫}-電視的[[頻率]]較亞洲電視的為低,因此人們便慣性的看第一台,即順序掃台的[[翡翠台]](另有說是因為當時無-{綫}-的訊號接收較亞視佳所致)<ref>http://hk.news.yahoo.com/071006/12/2h0ur.html{{Dead link}}</ref>。 麗的,及後改稱亞洲電視,多年來利用各種方法,例如由[[蕭若元]]發起「千帆並舉」計劃加強製作;1980年代末由[[周梁淑怡]]主政時,從無-{綫}-電視以高薪聘請職員及藝員;以致購買內地改編劇集《[[還珠格格]]》、[[英國]]遊戲節目《[[百萬富翁]]》的版權,該等行動都一度改善[[亞洲電視]]的收視率,甚至取得收視優勢。但節目完結過後,亞洲電視的收視優勢皆隨之而去。有人將這個現象歸咎於「慣性收視」,而不是亞洲電視的失誤。而根據[[杜耀明]]在2009年的研究顯示,無綫與亞視各佔本地粵語頻道的巿場份額,由1994年的七三之分,降至1999年的八二之比,2007年更變成的九一之比,認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趨勢十分明顯。<ref>{{cite news |author1=杜耀明 |title=沒有競爭的日子 — 從亞視風雲看廣播政策失效 |url=https://app3.rthk.hk/mediadigest/content.php?aid=858 |accessdate=2022-09-11 |publisher=香港電台 |date=2009-01-14 |archive-date=2022-09-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911155501/https://app3.rthk.hk/mediadigest/content.php?aid=858 |dead-url=no }}</ref> 有指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在同一時段播映同一節目(包括[[香港電台]]節目、煙花、花车巡游、國慶、体育赛事、政府报告、同一畫面的突發性新聞節目等)亞視播放時收視率亦較無綫相差甚遠,即使數碼化後,亞洲電視畫面素質比無綫電視為佳,無-{綫}-電視的收視率反而更遠地拋離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前製作人[[蕭若元]],經常對外聲稱,多年前無-{綫}-電視曾因發射站故障,令所有觀眾未能收看該台節目10分鐘,畫面只有雪花(無訊號畫面),仍成功取得55%收視<ref>{{Cite news|url=https://hk.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daily/article/20070607/7185113|title=細台難打持久戰 元憶錄:麗的游擊隊三斬無綫|author=口述:蕭若元,筆錄:朱倬誼|publisher=蘋果日報|date=2007-06-07|accessdate=2018-10-01|archive-date=2020-07-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02190120/https://hk.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daily/article/20070607/7185113|dead-url=no}}</ref>,即逾半觀眾,即使無綫畫面只有雪花,也仍不轉台,足以反映慣性收視。 另一普遍現象在於兩台同時直播相同節目,收視率仍懸殊。例如煙花匯演、[[沈殿霞]]追悼會、港台節目、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礼、突发事件直播、特首答問大會等,兩台即使共用同一組訊號及畫面,收視都可以有天壤之別。即使港台皇牌節目輪流在兩台相類時段播放,仍難逃慣性收視的厄運,例如《[[頭條新聞]]》、《[[議事論事]]》、《[[警訊]]》等,兩台收視比例仍達九一之比;《[[頭條新聞]]》於2009年4月10日播出二十週年特輯「七百萬零一夜」,前任主持[[林旭華]]在模仿《百萬富翁》的問答遊戲節目,回答問題「頭條新聞播出二十年來受過最大的懲罰是甚麼?」,其答案是「節目在亞視播出」,以此幽本節目一默<ref>{{cite news|title=香港網絡大典,《頭條新聞》條目,2009年事件─最大懲罰|url=http://evchk.wikia.com/wiki/%E9%A0%AD%E6%A2%9D%E6%96%B0%E8%81%9E#.E6.9C.80.E5.A4.A7.E6.87.B2.E7.BD.B0|accessdate=2017-04-12|archive-date=2017-08-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5030042/http://evchk.wikia.com/wiki/%E9%A0%AD%E6%A2%9D%E6%96%B0%E8%81%9E#.E6.9C.80.E5.A4.A7.E6.87.B2.E7.BD.B0}}</ref>。 無-{綫}-電視在其官方網站中亦承認該台擁有慣性收視,並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龐大的資深演員陣容」<ref>[http://tvcity.tvb.com/drama/forensicheroes2/goodscene/video/index12.html 法證先鋒II - 必睇場口] {{Wayback|url=http://tvcity.tvb.com/drama/forensicheroes2/goodscene/video/index12.html |date=20080607002158 }},tvb.com</ref>。 兩台旗下英文台同樣有嚴重慣性收視問題。每年公佈英文台最高百大收視節目均由無-{綫}-明珠台包攬,亞視國際台總是一個都不入,收視經常徘徊不足一點,即使街知巷聞的劇集《[[甜心俏佳人]]》、《[[超人外傳]]》、《[[異世奇人]]》、《[[大衛牙擦騷]]》、《[[六十分鐘時事雜誌]]》等亦如是。由於兩台沒有太多本地製作,主要依賴相同來源的外購片商,顯然與質素無關,然而收視依然懸殊。亞視曾豪花銀彈大手買入大批A級荷理活製作,並開拓每晚之「雙語930」時段,推出多個系列,例如二戰系列、浪漫系列等,但仍不得要領,最終被逼放棄至今。 2010年11月28日晚上,無-{綫}-電視播映《[[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大結局,錄得平均44點,最高47點,即約300萬觀眾<ref>{{cite news|title=300萬人捧《義海》結局 ATV零收視|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130&sec_id=462&subsec_id=463&art_id=14714171|publisher=[[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date=2010-11-30|accessdate=2022-02-10|archive-date=2011-03-1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31903095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130&sec_id=462&subsec_id=463&art_id=14714171}},</ref>,[[亞洲電視]]本港台於同一時段宗教節目《[[恩雨之聲]]》罕有錄得0收視點(少於半點不作計算),這成為一個具爭議性的例子。有[[舆论|輿論]]甚至指亞視是香港之恥辱,應盡速結業停播。 2015年4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政府]][[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事務管理局]]宣佈,[[亞洲電視欠薪及不獲續牌事件|亞視牌照不予續期]]。2016年4月2日,亞視停播,延至9月5日,公司結束。同時,[[ViuTV]]、[[港台電視]]、[[奇妙電視]]3家電視啟播。開播時,雖然ViuTV製作的真人show節目如《[[跟住矛盾去旅行]]》、《[[G1格鬥會]]》一度引起坊間討論,但首播時收視卻遠遠不及無-{綫}-電視。而港台電視及香港開電視,矚目程度遠不及ViuTV,坊間及傳媒亦甚少提及,收視經常徘徊0至1點。有分析認為「慣性收視」現象並未因新免費電視台加入而打破。 2018年6月,電訊盈科取得[[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2018俄羅斯世界盃]]香港區獨家播映權,其中19場放在ViuTV直播,為無-{綫}-電視自1970年以來,不曾直播任何世界盃賽事。開幕後,每逢ViuTV有份直播的時段,收視皆拋離無-{綫}-電視。其中在決賽,ViuTV更是取得自開台以來的最高收視,使無-{綫}-電視同時段只獲得2點收視。然而,當ViuTV沒有直播賽事時,收視優勢皆隨之而去,尤其在世界盃完結後,足以反映慣性收視。 [[2021年香港|2021年]]7月23日晚上6:59至10:54,翡翠台、ViuTV、香港開電視同時直播《[[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2020年東京奧運開幕典禮]]》,根據[[CSM媒介研究]]的數據,有72%觀眾仍然選擇收看翡翠台,平均收視14.2點,而ViuTV平均收視5.3點,開電視平均收視1.3點。7月26日晚上8:15,直播[[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男子个人花剑比赛|男子個人花劍]][[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香港選手]][[張家朗]]擊敗[[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義大利代表團|意大利選手]][[達尼埃萊·加羅佐|加路素]],奪得香港第二個[[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奧運金牌]]的直播賽事,翡翠台平均收視20.2點、最高21.1點(觀眾高達140萬),ViuTV平均收視8.9點,開電視平均收視2.9點。8月8日星晚上7:02至9:17直播《[[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2020年東京奧運閉幕典禮]]》,翡翠台平均收視16.2點,ViuTV平均收視5.6點,開電視平均收視4點。證明眾多電視台播放相同節目甚至相同畫面的情況下,無-{綫}-收視仍以倍數拋離他台,反映慣性收視仍然存在。 2022年4月30日,翡翠台、ViuTV、香港開電視同時直播《[[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2022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翡翠台平均收視11.1點,ViuTV平均收視1.0點,開電視平均收視0.8點。<ref>{{Cite web|title=三台收視報告|《金宵大廈2》全劇成績令人意外 《勁騎26》有驚喜|url=https://www.hk01.com/即時娛樂/766186/三台收視報告-金宵大廈2-全劇成績令人意外-勁騎26-有驚喜|access-date=2022-05-07|date=2022-05-03|last=黃梓恒|work=香港01|language=zh-HK|archive-date=2022-06-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07083420/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A8%9B%E6%A8%82/766186/%E4%B8%89%E5%8F%B0%E6%94%B6%E8%A6%96%E5%A0%B1%E5%91%8A-%E9%87%91%E5%AE%B5%E5%A4%A7%E5%BB%882-%E5%85%A8%E5%8A%87%E6%88%90%E7%B8%BE%E4%BB%A4%E4%BA%BA%E6%84%8F%E5%A4%96-%E5%8B%81%E9%A8%8E26-%E6%9C%89%E9%A9%9A%E5%96%9C}}</ref>
摘要:
请注意,您对Positive WiKi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
Positive WiKi:版权
的细节)。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