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图帕
”(章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
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 在主流社会和医学界,拥有“多重人格”被广泛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征兆。虽然拥有图帕不符合任何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但Tulpamancers常被混淆或误诊为[[解離性身分疾患|解离性身分疾患]]或[[精神分裂症]]或[[妄想症]]。<ref>{{Cite journal|title=Tulpas and Mental Health: A Study of Non-Traumagenic Plural Experiences|url=http://pubs.sciepub.com/rpbs/5/2/1/index.html|journal=[[Research i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access-date=2021-11-18|archive-date=2021-09-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12185611/http://pubs.sciepub.com/rpbs/5/2/1/index.html|dead-url=no}}</ref>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Tulpamancer对现实都有着清晰且健康的认知,Tulpas也不会影响、甚至反而会裨益他们的正常生活。[[德克薩斯大學系統|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学生雅各布·J·伊斯勒(他本人也是一位Tulpamancer)通过研究认为,Tulpa对Tulpamancers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总体上呈正面效应,而且传统的心理健康一元论正受到冲击。<ref>{{Cite web|title=Figure 4. Model of the Effect of Tulpas on Functioning : Tulpas and Mental Health: A Study of Non-Traumagenic Plural Experiences : Science and Education Publishing|url=http://pubs.sciepub.com/rpbs/5/2/1/figure/4|access-date=2021-12-20|work=pubs.sciepub.com|archive-date=2021-11-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18132734/http://pubs.sciepub.com/rpbs/5/2/1/figure/4|dead-url=no}}</ref> 在萨米埃尔·韦西埃对141个宿主的调查中,他注意到[[自閉症|自闭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多动症]]等精神疾病在Tulpamancer群体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他在此基础上推测,孤独感更强烈的人可能更愿意创造图帕来改善现状。同时,高达93.7%的Tulpamancers曾经或当前被诊断患有心理或精神障碍,而且他们均表示他们的Tulpa使自己的情况好转。<ref name="Veissière4" /> 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欧美图帕社区的成员总体上是健康的,大多数Tulpamancers没有报告任何诊断出的精神障碍。对于那些确诊的人来说,抑郁和焦虑似乎是最常被提及的两种。<ref name=":8" />而在2018年,欧美图帕社群曾经对203名宿主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他们的使用者是否被诊断过患有精神障碍,调查数据如下表:<ref>{{Cite web|title=Tulpa Comunity Census 2018|url=https://sites.google.com/site/tulpacensus2018/summary#Have%20you%20been%20diagnosed%20with%20any%20mental%20disorders|url-status=no|access-date=2021-11-18|archive-date=2021-12-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221093718/https://sites.google.com/site/tulpacensus2018/summary#Have%20you%20been%20diagnosed%20with%20any%20mental%20disorders}}</ref> {| class="wikitable" !症状 !比例 |- |[[抑鬱]] |59% |- |[[焦虑]] |44% |-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8% |- |[[自閉症]] |21%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9% |- |[[躁鬱症]] |7% |- |[[人格障礙]] |6% |} 这一结果同样显示,经历过心理障碍或精神创伤的人群对Tulpa更容易产生需求。
摘要:
请注意,您对Positive WiKi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
Positive WiKi:版权
的细节)。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